ChatGPT问世之后的几个月里,李建的生意骤减至原来的五分之一。
2020年,李建辞掉在一家公司里担任插画组组长的工作,选择做了一名自由插画师。
起初,这是一个令他感到愉快的选择。不仅工作时间缩短了,月薪也从1.5万一下子涨到三四万。
不过,时隔三年,他的收入再次回到一万元左右。
人类从最初ChatGPT横空出世的喜悅中回神,逐渐演变成焦虑,不过只用了半年时间。AI的加速发展,会不会导致人类大面积失业?
外媒盘点了最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10大高危职位,设计工程相关的工作赫然在列,有关“AI绘画取代人工广告设计”的言论也甚嚣尘上。只是谁也没想到那时茶余饭后的闲谈,竟真的这么快就波及到了自己。
强烈的压迫感下,打工人开始自寻出路。有人选择迎难而上,被裁员后从零开始学习AI绘图工具;有人不断投简历,希望换个多跟“人”打交道的工作;也有十年老员工打算躺平……
新一轮时代变革已经到来,人们揣着相同的担忧:“我们该怎么和AI共处?”
李建对人工智能绘图并不陌生。2016 年,AI绘图就已经出现了,但真正能开始大面积应用,就是这半年多的事。
今年3月,李建和业内朋友曾测试过AI绘画软件,即使有多年绘画功底,在看到经过大量喂图、训练后不断精细的AI成品图,还是感到了威胁。
不约而同地,身边的每个画师讨论的话题,从某位大佬的精品图,全部掉头转向AI绘图。
AI绘图算不上十分精致,却胜在上手操作简单,大大降低了行业门槛。
原先,李建画一张完成度高的美宣图要2周到1个月时间,但现在只要设备足够,用软件只需要十分钟,将时间压缩到了极限。
“只要稍微会点电脑的人,一两天就能啃下来流程,哪怕是外行人也会觉得,我上我也行。”李建说。
最先被替代的是初级的画师。有人被裁员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,“我好像被AI杀死了”,留言里聚集了很多经历相似的人,“列表里一堆原画师被裁,项目组就地解散”“想考清华美院,现在觉得可能没必要了”。
市场上许多公司对于图画的需求仅限于表层,要求并不高。以至于大部分企业都无法拒绝降本增效的诱惑。
知名公关及广告服务商蓝色光标打响了用AI优化人员配置的第一枪。4月12日,蓝色光标内部邮件截图被爆出,为了“给全面拥抱AIGC打下基础”,蓝色光标决定无限期全面停止创意设计、方案撰写、文案撰写、短期雇员四类相关外包支出。对此,蓝色光标方回应媒体称,相关邮件内容属实。
就在前一天,他所在的公司刚刚宣布停止外包分镜插画岗位,采用Midjourney等AI工具作为替代。他认为,蓝标只是个开始,后续会有更多公司重新审视自己的成本项,先是停止外包,后面就会演变为裁员。
乌冬面的公司在尝试使用Midjourney、ChatGPT这些AI工具后,也果断放弃外包。“公司的广告业务中有一部分工作是中间稿,其中的插画、文字、提案环节,我们会选择外包。因为不是终稿,不需要过度精细,AI可以完全承接这部分任务量,甚至做得更好。”
乌冬面最近在跟进一个项目,如果按照之前的做法,最多只能出三个方案供甲方选择,但接入Midjourney后,输入不同关键词,跑出了更多不同类型的设计图,最后甲方选择了AI的方案图。他预估,AI能帮他降低2%的成本,而市场上一些先行者可能已经节约了10%的成本。
目前,乌冬面没有采取裁员这么激进的手段,但他表示,未来如果有人主动离职,该职位可能会直接优化,不再招聘新的员工。
2月,央视财经援引美国《财富》杂志网站报道,一家提供就业服务的平台对10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,结果显示,近50%的企业表示,已经在使用ChatGPT;30%的企业表示,有计划使用。而在已经使用ChatGPT的企业中,48%已经让其代替员工工作。